成果总结报告 首页 - 成果总结报告

改革背景及主要解决的问题

21世纪以来,地理信息系统(GIS)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,经历了萌芽初起与蓬勃发展的阶段。但在GIS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,逐渐浮现出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不对等和不匹配的问题。新时代GIS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为应对这种变化、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,本教学研究团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,以立德树人的高度责任感,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开展了为期近八年的探索、构建与应用

近年来在地理信息人才培养过程中浮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:

1. 人才培养过度lT

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,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逐渐输入各个学科。但在这种输入过程中,出现了溢出也就过度IT化的现象。在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编程和开发软件能力,而忽略了地理学本身概念及科学理念的积淀。做到了“强动手”,却没有达到“厚基础”。

2. 人才培养口径过窄

通过对全国开设GIS专业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与研究,我们发现:每个高校都带有“本底色”,主要是根据本院校专业教师的师资构成、原学校的特色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,培养的人才出路受限,例如:测绘类高校,培养测绘信息化能力很強,地矿类高校,培养地矿信息化能力很强,规格基本雷同。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后潜力不足,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。做到了“有特色”,却没有达到“宽口径”。

3. 人才培养能力单一

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,一切的培养都是为了学生能力全面的提高。但培养过程中,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在学习能力上的培养。例如:写作能力、开发能力等。但对于表达、沟通、抗压、领导、策划、协调、创新等能力缺乏针对性的培养,而这些能力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缺乏也是最为看重的。做到了“会读书”,却没有达到“多面手”。